MENU
EN

大历史观看中国能源

2021-07-01 16:53:08 浙江依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阅读

       是什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化?从钻燧取火到能源互联,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认识和征服自然、发现和利用能源的进化史。薪柴、煤炭、石油、电力、氢能……人们一次又一次从地球上汲取生命所需的能量,不断实现着能源的迭代与嬗变。能源则从政治、经济、科技等方方面面,影响甚至主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可以说,每一次能源变革都导致社会的沧桑巨变,能源问题也成为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政党,都有着基于不同视野和格局的能源主张。正在领导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大力推进能源变革与绿色转型的,是一个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同时也是世界首个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行动纲领的百年大党。

“大就要有大的样子”,远大的理想和超拔的思想是其应有之义。“大”也体现在历史观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那么,如何以大历史观看中国能源?

这需要秉持一种整体化文明思维与鉴往知来的历史意识,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纵贯古今的宏阔视野,从历史长河、全球风云、时代大潮等多个维度认识与理解百年中国能源的演变、战略和未来。

从历史长河看中国能源演变

从古至今,能源开发利用对个人、社会、国家以及全球,都产生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读懂了能源史,就读懂了人类史。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人们日常利用最广的能源是薪柴,能源应用的最前沿是在冶炼领域。用木炭和煤炭作冶铁燃料,分别始于中国春秋后期和西汉。魏晋南北朝最早利用石油和天然气,宋元则广泛以煤炭冶铁炼钢。到明代,冶炼金属已采用焦炭为燃料,提高了冶炼质量。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提到“凡炉中炽铁用炭,煤炭居十(之)七,木炭居十(之)三”,可见煤炭在当时应用之广。

能源更替对大国兴衰影响至深。站在历史长河来考察,中国能源之于世界,经历了一个从领跑、掉队到并跑,再到有望再度领跑的曲折历程。清代以前,中国能源技术等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一直都位于世界前列。直到18世纪中叶,英国出现以煤炭为燃料的蒸汽机,吹响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号角,人类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时代,同时也引发了第一次能源革命。从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世界能源尤其是煤炭消费量大幅增长,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煤炭替代薪柴成为人类的主力能源。在此期间,中国的洋务派才意识到煤对国计民生之重要,开始试办机器采煤业。

就在中国举世瞩目的圆明园被毁的前一年,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世界石油工业就此发端。以内燃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以石油为基础能源的电力、石化、汽车等产业,引发了第二次能源革命。20世纪70年代,石油和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石油替代煤炭成为第三代主力能源。

19世纪中后期,发电机、电动机、远距离输电等一系列电气发明,让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工业传入中国始于19世纪末叶。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中国生产和使用电能的年代并不晚,但因近代政局动荡和战争迭起,电力发展曲折缓慢。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外部侵略者对中国能源资源的觊觎和掠取。在列强掠夺和传统封建势力反对的夹缝中,本土能源产业生存艰难,发展缓滞。

100年前,中共创立之初,党中央所在地上海是有电的。但20世纪30年代先后迁至瑞金和延安后,条件就很艰苦了。当时延安还属于无电区,手摇发电机撑起我党新闻事业中枢,汽车引擎发电保障全军通信联络。1948年,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后,兴建了党史上的第一座水力发电厂,点亮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第一盏明灯。

新中国成立时,还是一个完全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能源工业极其落后,只有少数城市有一点电力供应,多数城市和所有农村都没有电力。煤炭几乎是唯一的商品能源,供应量杯水车薪。到1980年,一次能源总产量扩大了几十倍,但仍然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并且是按计划供应,生活用能非常有限。在发展经济和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能源短缺曾长期制约经济增长。

充分利用本国资源,自力更生发展能源工业和能源供应体系,国人为之奋斗了数十载。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基本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推进能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今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和能源效率提升最快的国家。2012年以来,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24.4%,相当于减少能源消费12.7亿吨标准煤。2012年至2019年,以能源消费年均2.8%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7%的增长。

从全球风云看中国能源战略

放眼全球,风云变幻。我们常说,中国只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并视之为一次高度浓缩的“补课”。这也使得中国能源所面对的时代大潮,更为汹涌澎湃。能源革命作为席卷时代的洪流,与能源战略互为因果、相互推动。一方面,能源战略需适应和利用能源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及时作出必要的改变和调整;另一方面,为保障经济社会更为健康良性发展,一些富有远见的能源战略,也会反过来推动能源变革。无论是美国、欧盟、日本,还是中国,其能源战略的转变均遵循这个共性的规律。

与能源领域的技术性革命相匹配,美国能源战略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转变:从保证国内石油供给安全到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降低石油依赖;再到发展清洁能源,实现能源结构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有效应对能源短缺和环境危机,美国在非常规油气开发和智能电网等能源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页岩油气大规模商业性开采的国家,一举由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转变为石油出口国。页岩油气革命和智能电网的技术突破是美国绿色能源革命的典型代表。

欧盟则从单纯应对供应中断和油价暴涨为目标的消极防范性能源战略,转向供应安全、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三重目标互动的综合可持续能源战略,最终形成了以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向低碳经济迈进的蓝图。以现代信息控制技术为动力,欧盟在区域能源市场的建设、能源与环境政策、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能源战略相继经历了“以煤为主”、“以油为主”、“能源多样化”多个阶段。由于日本化石能源极其匮乏,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因此,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日本较早地将多元化和节能提升到战略高度。在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等技术的推动下,日本的核电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研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能源战略呈现出新的态势,正在从核能立国向多元可再生能源战略转变。

回到当今中国,能源发展融入了新时代的大潮。确立“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中国能源发展的新道路。中国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能源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能源领域国际合作,中国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从时代大潮看中国能源未来

能源不仅可能引发战争,也能促成国际合作;不仅催生工业革命,也能引发经济危机;不仅推动科技发展,也能造成环境破坏。关键在于如何掌握好、利用好能源。为应对能源与环境挑战,各主要能源消费国于本世纪初相继提出一系列面向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但其依托的科技革命与能源革命仍在孕育中。在这场绿色变革的竞赛中,曾经的掉队者该如何重回并保持领跑者地位?

漫步能源史不难发现,在世界范围内,能源系统变迁的每个浪潮,无不源于科学技术的革新。科技的进步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左右着能源变迁的方向和速率,也不断刷新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先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催生了工程技术的进步,然后工程技术的进步决定了一次能源的兴替,使之经历了从薪柴到煤炭再到石油的变迁。能源、物质、信息的关系也耐人寻味,三者共同演进,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资源。能源与动力系统的变革往往先行一步,带来物质的制造、转化、运输,并引发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的重大革新。

曾几何时,电力广泛应用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继而又催发第三次工业革命,让人类步入信息时代。当前,我们正在迎来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等新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每一轮的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和能源革命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由于历史原因一度与之失之交臂,现在尤须牢牢抓住孕育中的新一轮机遇。根据美国未来学家里夫金的判断,新一轮工业革命将通过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相结合,将能源开采、配送和利用方式从传统的集中式转变为智能化的分布式,从而将全球电网变为能源共享网络。

真正建成能源互联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解决风能、太阳能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对网络的巨大冲击,支持超大规模分布式发电、储能及智能能源终端的接入平台。何况世界能源系统几乎锁定于化石能源,目前新能源技术尚无法与化石能源技术全面竞争,此时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技术革命,需要国家从能源战略和政策上加以引导,克服市场失灵对技术创新的制约。

世界发展史也充分表明,唯有站上科技创新的高地,引领世界能源与动力系统变革,才可能真正实现大国崛起。为此,中国能源行业要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之路,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为核心,以智能电网、微电网、储能设备等为要素,攻克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能源革命的领导者,为民族复兴提供新动能和新力量。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是百年大党的庄严承诺。展望未来,可以确定的是,中国能源将从高碳走向低碳、从单一主导走向多元集成,形成更加绿色、智慧、高效的多元格局。但创新也意味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应当主动为未来留有余地、留出空间。如果回归初心和本源,能源进步的动力与意义,在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更加多元的选择。

(作者系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